科普 | 《哪吒2》動物圖鑒 這些配角魅力不凡
(中國綠色時報)
開年返工這么久了,《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還在霸榜熱搜,國內票房持續破紀錄,吸引了不少人二刷、三刷,而且還一舉火到大洋彼岸,穩穩地輸出了一波中國新神話。
這一次,我們不僅為哪吒的逆天改命熱血沸騰,那些鮮活的配角,一樣打動了無數普通人。鶴童、鹿童自不必說,豹氏家族的申小豹、申公豹,以及為吃飽飯拼盡全身力氣的土撥鼠,它們身上個個都能找到現實中普通人的影子。
這些看似兇悍的妖獸配角,恰恰是生態系統里不可或缺的拼圖,它們的故事里沒有神力與法寶加持,只有生存與繁衍的樸素需求。在西南山地這片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山野間的它們又有著怎樣的生存故事?
龍之家族
蛇百年為蟒,蟒五百年為蛟,蛟千年化為龍。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是從蛇一步一步歷經百年之基,五百年劫,千年飛升,終而成龍,如再經千年修行,背生雙翼,則曰應龍。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最容易觀察到的、體型龐大且兇猛的蛇,那自然當屬中華王錦蛇。
王錦蛇又稱菜花蛇、臭花蛇,游蛇科錦蛇屬,食性廣泛,是一種大型無毒蛇。
雖然它在中國生活了上千年,但對其的科學描述與命名卻在1864年:西方博物學者大量進入中國采集動植物標本的年代,由德裔英國動物學家AlbertGünther通過對同事從中國和東南亞采集回來的標本進行鑒定,將其命名為Elaphecarinata。
其中Elaphe在拉丁文中代指無毒的大型游蛇科蛇類,carinata源自拉丁語carinatus,意為“帶龍骨的”或“具棱脊的”,指的是該蛇的鱗片上具有明顯的隆起脊。
從某些角度來看,中華王錦蛇頗有“王者風范”。除了成年蛇額頭鮮明的“王”字彰顯其霸氣外,約2.4米的極限體長也讓人望而生畏。
中華王錦蛇體內具有分解其他血循類毒素的特殊蛋白,可以分解有毒物質,配合其龐大的體型,同域分布的有毒蛇類對它而言簡直就是“辣條”般的存在,因此民間還有“一里一菜花,十里無毒蛇”的說法。
《哪吒2》里的龍王氣宇軒昂,霸氣十足,護子心切。而現實中的中華王錦蛇,在遇到危險時會像臭鼬一樣,通過泄殖腔釋放惡臭氣味,熏走敵人……
豹子何在
《哪吒2》中申家的這對大貓兄弟,把貓科動物幼年時代的憨萌與成年后天生獵手的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豹是所有野生貓科動物中分布最為廣泛的,它們從非洲西部和南部一直延伸到俄羅斯遠東、爪哇,占據著從熱帶雨林到北方森林,以及干旱的稀樹草原等各種生態系統。因其身上斑點酷似金錢,民間俗稱金錢豹。
目前研究表明,豹在中國境內至少有3個亞種,分別是:中國特有種華北豹、華南豹、印度支那豹以及少量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印度豹。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以“七貓王國”著稱,是我國貓科動物調查的熱點區域之一。根據紅外相機反饋的數據,新龍縣的7種貓科動物中,豹的出現頻次最高。而在紅外相機中記錄頻次最高的8種動物,如水鹿、毛冠鹿、馬麝、巖羊等,都極有可能出現在豹家自助餐的菜單里。
從青藏高原東緣到成都平原的邊緣四川臥龍,豹在這片西南山地上均有分布。2021年1月,安裝在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記錄到了一只金錢豹,通過個體識別發現,原來它竟是之前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同一只。
2024年,一只金錢豹甚至闖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縣城,引發了大量群眾圍觀。今年1月,又是在新龍,公安河西森防小分隊在巡邏時,發現一只金錢豹隱藏在交通要道旁的山坡上。
豹這樣的頂級肉食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不少中東部地區自然保護區的食草有蹄類動物有超過當地生態承載能力的趨勢,豹能否從西部的高原山地擴散到這些地方,還需我們進一步觀察探究。
祥瑞白鹿
鹿的形象在人類歷史中一直以通靈之物而存在,而罕見的白鹿又被視為天地感應的象征。
清代松潘縣志亦有“番民(藏族)祭白鹿神于翠海”的記載;如今四川九寨溝的白鹿傳說被列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藏寨都會舉辦“白鹿節”表演神鹿舞。那么白鹿究竟是哪一種鹿呢?
根據《詩經》《楚辭》記載,梅花鹿在先秦時期遍布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是我國古代常見的鹿。由于其數量龐大,基因白化突變率為十萬分之一,較容易形成穩定的白化觀察記錄。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我國現存最大的梅花鹿野生種群就分布在距離九寨溝、黃龍不遠的鐵布。
梅花鹿四川亞種分布于四川若爾蓋、紅原、九寨溝縣,甘肅迭部。它們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700米左右的山原上,作為典型的林緣動物,梅花鹿在若爾蓋鐵布自然保護區偏好于灌叢和草甸中活動,尤其是草木繁盛、靠近水源更近的區域,以便隱藏躲避天敵。
在四川梅花鹿的群體中,雌鹿是當之無愧的“掌權女王”。年長體壯的雌鹿作為頭鹿,帶領著一群雌鹿和亞成體及幼鹿組成族群一起生活。如有風吹草動、危險襲來,頭鹿便會發出口哨聲警告,鹿群則會朝著頭鹿的方向奔去。而雄鹿在2—3歲時會被逐出族群,直至成年,才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家域。
在5—7月,雄鹿行動低調,此時鹿茸剛長成,而鹿角還未骨化。到了秋天,一旦鹿角已成,雄鹿便有了“亮劍”的資格,為交配權而戰。同時,它們還會進行泥浴,將撒有自身尿液的泥裹在身上,如此雌鹿遠遠地就能聞到它們“迷人的雄性氣息”。
詩經中有“呦呦鹿鳴”的描述,但雄鹿在發情期卻是采取吼叫的方式吸引雌鹿注意。當若爾蓋鐵布自然保護區的梅花鹿進入到10月繁殖高峰期時,在晨昏也許你可以聽到雄鹿不一樣的吼叫聲。
然而在食物匱乏的冬季,不同的繁殖群體會重新聚集在食物相對豐富的地方,直到第二年春暖花開,群體將再次分開,步入下一輪新的繁殖季。
電影中的野生動植物遠不止這些,出場仙氣滿滿、后半段成為反派的鶴童,原型是大名鼎鼎的丹頂鶴;埋頭干飯,一副呆萌表情,集體“啊——”的土撥鼠妖族,原型是喜馬拉雅旱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七色寶蓮源于睡蓮,在我國一直都有原生種,甚至在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內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恣意盛開;還有眾多的龜類、蟹類及軟體動物,為影片添姿增彩。
5年的制作周期,成就了《哪吒2》破百億的票房。5年的日日夜夜,中國的生態保護工作者們也以同樣的執著丈量山河,守護動物平安。那些曾經因人類活動而破碎的生境,正逐步得到修復、連接,如同哪吒的蓮花之軀,在腐爛的淤泥中重新煥發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