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縣:茶油飄香林下興 林業經濟交出“生態新答卷”
(轉載自紅網時刻)
“利用茶油林下空間種植中藥材,節約了種植空間,減少了生產成本,每畝地年均增產5000元左右。”桂陽縣天潤健生態油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紹利介紹道。9月15日,在桂陽縣樟市鎮山河村油茶種植基地,5700余畝油茶郁郁蔥蔥,油茶林下玉竹、黃精等中藥材作物長勢喜人。
近年來,為進一步優化林業資源,提高土地效益,桂陽縣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林下種植、養殖業“立體產業”,提質改造傳統木竹產業,讓林業煥發新生機。2025年上半年,桂陽縣實現本年度林業生產產值23.5億元,同比增長6.11%,交出一份令人振奮的“生態答卷”。
“油茶+中藥材”,這樣的“油藥互補”種植模式是桂陽縣林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作為全省“中藥材種植基地示范縣”,桂陽縣擁有玉竹、黃精、百合等800余種中藥材資源,現有油茶種植面積34萬畝,充分利用林下資源,將實現油茶與林下中藥材雙豐收。
在樟市鎮山河村油茶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忙著除草施肥,養護林下作物。發展林下種植以來,該基地油茶果的產量及含油率分別增長了12%及16%,畝產油茶果穩定在1000斤以上。當前,基地種植黃精、玉竹、瓜蔞、決明子等中藥材800余畝,預計產生林下經濟收益2400萬元,每畝土地年綜合收益增加5000元以上,比單一種植油茶作物翻了一番。
“我們從2022年底開始在油茶林下種植黃精、玉竹等中藥材。經過三年已初見成效,油茶及藥材都實現了穩產豐收。”桂陽縣天潤健生態油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紹利介紹道,希望能推廣這一種植模式,讓全縣油茶企業、種植大戶進一步擴大林下黃精、玉竹等中藥材種植面積,走出一條增產致富的好路子。
“近年來,我們立足和盤活現有資源,認真探索興林富民新舉措,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等產業,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桂陽縣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程貴春說道。
當前,桂陽縣共有4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9個各類林下經濟經營主體、14家林下經濟企業(合作社)和多個家庭式林下經濟戶。
下階段,桂陽縣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完善林業生態保護體系,大力培植和壯大林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林業產業知名品牌,促進桂陽林業產業向規模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