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自然歷丨如此多“椒” ①300元一市斤的辣椒里,有湘人灼燒的鄉愁
2023年12月12日星期二大雪第6天
【編者按】湖南辣椒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廣闊,品種豐富,其中有一批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脫穎而出。在寒冷潮濕的冬日,《湖湘自然歷》推出《如此多“椒”》系列,讓一顆顆湖南名椒,激活略顯凝滯的空氣。
1843年,晚清名臣左宗棠在湘陰樟樹鎮巡山村的柳家沖置地70畝,耕田、種菜、讀書,長達14年的耕讀生涯中,“湘上農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就是樟樹港辣椒。
在他日后帶兵出征的時光里,辣椒該是他的一抹揮之不去的鄉愁吧。
辣椒大約在清道光年間傳入湘陰,《湘陰縣圖志》中物產志專述把“樟樹局”內種植的辣椒定名為“樟樹辣椒”。200多年來,樟樹鎮的椒農自留自播,樟樹港辣椒獨特風味保留至今。
2018年2月,樟樹港辣椒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地域范圍為湘陰縣樟樹鎮瀕臨湘江的文涇港、鐵爐湖、陽雀湖一帶,一江一港二湖,構成了樟樹港辣椒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
如今,每年4月底5月初,樟樹港頭茬辣椒便開始下樹。由于生長環境嚴苛,產量稀少,樟樹港辣椒最貴的時候零售價高達每市斤300元左右,這一價格無疑是辣椒界“天花板”。而隨著天氣轉熱,辣椒產量與辣度提高,價格也會逐步下降。
在湖南,辣椒可不僅僅是配菜,樟樹港辣椒更是餐桌絕對主角。樟樹港辣椒清炒,可以不放入其他食材,最多放一把豆豉,更可品出其本性之妙。
美食家蔡瀾說:“辣,排在甜、酸、苦之后,是較為不受歡迎的味覺。不過一旦愛上她,那倒是玩之不盡,味之無窮也。”
但其實,辣并非味道,而是一種灼燒的痛覺。為什么痛覺會讓人快樂?只因大腦在接收到灼燒信號后,會釋放內啡肽來止痛,產生跟鎮痛藥一樣的欣快感。
離家的湘籍游子,最難舍的就是這一抹又痛又快樂的辣味了吧。
【小名片】樟樹港辣椒,產自岳陽湘陰縣,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樟樹港辣椒植株矮小、分枝密集,株高30至40厘米,開展度約35至40厘米,屬有限分枝辣椒類型。椒果呈羊角形,青果淺綠色,熟果暗紅色,果表有縱棱和皺褶,手按有韌性,果端鈍圓,果長5至8厘米。該品種果實辣味適合大眾口味,前期微辣香甜,中期中辣香脆,后期辣而有香,味純不澀,椒香濃烈且明顯高于其他品種,清炒時皮肉不分離,清脆柔軟,獨具清香,口感佳,品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