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自然歷|如此多“椒”⑤一顆玻璃椒,能有多“抗壓”?
湖湘自然歷|如此多“椒”⑤一顆玻璃椒,能有多“抗壓”?
2023年12月16日星期六大雪第9天
醴陵人的“傲椒”,底氣多數源自于兩個鎮——船灣鎮和明月鎮。
醴陵人自明代開始種辣椒,清光緒年間引入牛角椒。在牛角椒的后代中,人們偶然發現了更加優異的品種,它曬干后能透過外表看到內部的籽,質如紅瑪瑙一般晶瑩透徹,因此得名“玻璃椒”。
如今,醴陵人的餐桌上,多數家常菜都有鮮亮的紅湯,品上一口,辣中帶著微妙的甜意。幾代醴陵人用玻璃椒創造了獨特的風味,小炒肉、茶油蒸草魚、醴陵炒粉,勾起多少游子的味蕾記憶。
醴陵味道傳遍世界,靠的也是這顆小小的玻璃椒。玻璃椒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遠銷海外,醴陵也被認定為湖南省玻璃椒出口基地。玻璃椒并不像玻璃一樣是易碎品,它不裂果、不碎果,受壓后還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即便長途跋涉,也能保持最初的模樣。
百余年過去,醴陵玻璃椒走遍世界,但種植地始終在醴陵市的船灣、明月兩鎮。醴陵玻璃椒產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1651.3小時,該區域屬于紫色頁巖區,土層深厚,海拔高度在70至300米之間的坡地,土壤肥沃、透氣、保水、保肥。
【小名片】
醴陵玻璃椒,為株洲醴陵市特產,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醴陵玻璃椒果形似牛角,帶彎鉤,果皮光亮顏色紅艷透明度高,可以清晰看到內部胎座和種子。皮薄肉厚,籽少紅湯亮色,果味辣中帶甜。干果極富彈性,受壓后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醴陵玻璃椒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