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自然歷|橘生瀟湘④“初戀”原來如此粗糙
2023年12月27日星期三冬至第5天
湘西椪柑粗獷之中,溫柔深藏。
秋冬的湖南,進入柑橘主場。從10月一直持續到春節前,蜜橘、椪柑、冰糖橙、臍橙、香柚等等,在寒露與風霜中次第成熟。
兩千多年前的《晏子春秋》就明確告知世人,柑橘這類水果,挑地兒。所以,有了廣為流傳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湖南仿佛是柑橘的“天選之地”,全域濕度、光照、土壤性質等,都適宜柑橘生長,于是由東往西從羅霄山脈、雪峰山脈直抵武陵山脈,橙黃橘綠攻城占地勢不可擋。但細究下來,柑橘家族中的不同成員也各自形成優勢產區——
橙以湘西南為主陣地,溫州蜜柑偏愛雪峰山脈地區,而武陵山脈一帶的椪柑則憑實力出圈,為了區別這里的椪柑與別處不同,人們干脆稱之湘西椪柑。
在我國,椪柑栽培歷史久遠,各地廣泛種植。發展至今,大體分為兩種外形,一種扁圓,頂部平而寬,中央有淺放射狀凹溝;另一種呈闊圓錐形,蒂部隆起。這兩種形態的椪柑,用行話來講分別是“無蘆”“有蘆”。
從口感、味道來看,“無蘆”勝過“有蘆”。湘西椪柑正屬“無蘆”椪柑,肉質脆嫩、汁液豐盈,甜度偏高。據專業部門測定,這種椪柑中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較高,尤其是有益健康的硒元素,達到高富硒水平。
走南闖北的收購商曾笑談,椪柑也叫“初戀果”,傳說是蘇東坡為了哄鬧別扭的妻子開心,摘下一個大橘子給她,說:“磕磕碰碰,甘之如飴”,這種橘子因此有了“碰”柑之名。
眼下正是湘西椪柑大量上市時節,不難在果攤尋得蹤影。拿來細看,一個個果皮粗糙,并不精致,非要掏出心肺才見柔美。不過,遠遠看來,一大片黃澄澄,入眼已感喜慶。初戀的表象,大抵也類似這樣吧。
【小名片】
湘西椪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產,當地種植歷史至少有兩千多年,具有果形美、口感好、清香濃郁、化渣爽口的特點。果實大小適中,呈扁圓形,果色橙黃,果皮易剝離,色澤鮮美肉質脆嫩化渣,汁多味濃,風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高,果實可儲藏到翌年3至4月。經權威檢測,其硒含量為0.001至0.043毫克/千克,達到高富硒水平。
2008年,“湘西椪柑”被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