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哲毛偉明聯合撰文:讓綠色成為湖南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紅網)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許達哲
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 毛偉明
(2021年3月12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在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今年是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40周年。40年來,我省堅持不懈扎實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大力推進城鄉綠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全省森林覆蓋率從38.92%提高到59.96%,森林蓄積量從1.89億立方米增加到6.18億立方米,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64.22%,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6個、國家森林城市9個、國家園林城市(縣城)16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就生態文明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并率先垂范連續8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為全黨全國上下樹立了榜樣。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進入新發展階段,全省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推進植樹造林,加快建設美麗湖南。
推進植樹造林、建設美麗湖南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考察湖南時作出“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的重要指示;2018年在岳陽考察時勉勵我們“守護好一江碧水”;2020年來湘考察時又殷殷囑托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明確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湖南,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我們要看到,盡管這些年我省國土綠化成效顯著,但是有的地區森林草原質量不高、城鎮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足、村莊居住區綠化美化不平衡等問題依然存在,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還有差距。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全面動員,加大投入,植好樹、造好林、種好草,科學施策,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營造更好生態環境。
推進植樹造林、建設美麗湖南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參加義務植樹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們每個人都是乘涼者,但更要做種樹者。”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進植樹造林、建設美麗湖南,同每個人息息相關,大家都應該成為植綠愛綠護綠的踐行者、推動者。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帶領群眾盡責出力。廣大適齡公民要積極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有條件的要直接參與植樹造林,沒有條件的可以通過“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形式參加撫育管護、認種認養、修建設施、志愿服務等實體盡責活動,一起動手植綠、用心護綠,攜手建設美麗家園。
推進植樹造林、建設美麗湖南是一項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需要一代接著一代不懈奮斗。要認真落實造林種草綠化和森林草原資源保護責任制。加強統籌協調,積極推進城鄉綠化美化一體化。要充分利用城市及周邊閑置土地、荒山荒坡、污染地帶,見縫插綠、拆違建綠、開墻透綠、立體覆綠,著力建設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園林城市。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扎實做好鄉村綠化美化工作。要加強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鞏固拓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成果,加快生態廊道建設。要尊重自然規律,堅持科學綠化,強化撫育管護,做到栽一片、活一片、綠一片。要嚴格執行《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全面推行林長制,堅決制止侵占林地草地、毀壞林木綠地等行為,強化天然林、公益林和古樹名木保護,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災和林草有害生物災害,切實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國土綠化成果。
“替山河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大力植樹造林,推進國土綠化,共建共享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使綠色成為湖南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