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開創義務植樹新模式
(常德融媒)3月12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為“我為常德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獻份力”項目捐款3960元,并領到了全國綠化榮譽證書,表達全體干部職工對常德造林綠化工作的支持。
“我為常德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獻份力”是市林業局依托互聯網實施的全民義務植樹公益項目,旨在通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建美麗常德。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收到社會各界的愛心捐款26616.04元。這些捐款將全部用在常德市義務植樹基地項目建設上。
盡可能實現多樣化植樹
市林業局綠委辦負責人介紹,在大多數市民的心中,植樹可能只限于實體植樹,其實,現在參與“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公眾也越來越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項目分為“網絡參與”和“實體參與”兩大類。網絡參與是指公民通過網絡捐款開展國土綠化、植樹造林相關項目,完成植樹義務,捐款資金按照地方標準折算植樹株數。公眾通過網絡捐款完成年度義務植樹任務(3-5株)后,平臺將自動頒發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超額完成年度義務植樹任務的(超過5株),平臺還將自動頒發國土綠化榮譽證書。實體參與是指公民身體力行參與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包含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其他形式等8類盡責方式,并按實際完成量折算植樹株數。
“我們這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就是盡可能多樣化地植樹,方便民眾,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的市民使用這種新型的植樹方式,也讓大家為常德的綠化多盡一份責任。”市林業局綠委辦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常德市自1981年以來,不斷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經過40年的建設,綠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和寶貴經驗。先后獲得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2020年,常德市參加義務植樹共達347.49萬人次,盡責率達95%,完成植樹1201.19多萬株。
公眾如何參與互聯網植樹
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市民沈先生個人捐款100元,超額完成年度義務植樹任務,并領到了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盡管是第一次參與網上植樹活動,但他覺得這種活動方式很新穎,相比到現場栽樹,他覺得更方便快捷。尤其是針對行動不便的人,這種網上捐款的方式更容易幫助個人實現義務植樹的愿望。
如何參與互聯網植樹,部分市民感覺還是比較陌生。市林業局負責人介紹,互聯網植樹就是市民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參與到植樹行動中來。“全民義務植樹網”由一個國家級的全民義務植樹網站和若干個地方全民義務植樹網站組成,公眾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國家級主網站可進入各省級分網站,如“湖南全民義務植樹網”,便可以在“湖南全民義務植樹網”中查詢并參與湖南省內的“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項目。湖南省公眾參與網絡捐款15元折算完成1株植樹任務,一年內累計捐款達到45元到75元即完成年度義務植樹任務。
目前,我市首個且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個已在“全民義務植樹網”上線的項目名稱為“我為常德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獻份力”。該項目對應的義務植樹基地位于常德市河洑國家森林公園(常德市河洑國有林場)內,目標定位為普及生態知識、弘揚生態文化的生態教育主題公園。計劃投資220萬元,在柳葉大道兩側、林區道路兩側及常德會戰遺址等范圍,新造林面積300畝,種植楠木、紅豆杉、橡樹、杜英、木荷、茶花、桃花、五角楓等適合本地的鄉土和珍貴樹種。每年3月份植樹節前后,組織社會各界來到基地參加義務植樹勞動。同時,也對500畝森林進行撫育施肥和林下造林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及認養認建5000株林木,將常德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推向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