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龍峽森林公園
http://www.aiapeng.cn/
時間:2015-12-27 11:48
信息來源:
坐龍峽森林公園位于素有“茶葉之鄉”和“林業之鄉”美譽的湘西自治州古丈縣,是國家林業局于2012年1月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2371.29公頃,森林覆蓋率81.4%,年均氣溫16℃,屬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北部、東部以酉水為界,南臨猛洞河火車站,S229省道穿園而過,距縣城13公里,與“中國十大美麗鄉鎮”之一的芙蓉鎮隔河相望。北距張家界荷花機場88.6公里,西至銅仁大興機場155公里,酉水河航運上達保靖、龍山里耶,下抵鳳灘、沅陵、常德等地,交通方式快捷多樣。公園以坐龍峽大峽谷為主要景觀,集森林、溪澗、“金釘子”剖面、山寨、古樹、化石于一體,融自然山水和土家風情于一園,構成了一副神奇秀麗、古樸粗獷、豐富多彩的山水畫卷。
公園內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獨特的小氣候環境孕育出植被垂直帶特征明顯、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的森林資源。在海拔落差800多米的山體間分布著不同植被類型,森林風景資源富有層次感,景觀四季變化明顯,同時,也為動植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多樣化的環境。據調查統計,園內已知野生脊椎動物27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頸長尾雉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紅腹錦雞、虎紋蛙、蛇雕、蒼鷹等21種。維管植物共有104科624屬128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有2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鐘萼木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鵝掌楸、櫸樹、金錢松等23種,是湖南植物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有“天然植物園”之稱。
公園不僅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而且自然景觀獨特。園內坐龍大峽谷長6500多米,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峽谷中有溪有潭有瀑。主要景點有:二跌飛瀑、連珠瀑布、三跌瀑布、龍口吐珠、臥龍捧蛋、一線天、臥龍潭、彩虹瀑布等各具特色的瀑布群,一步一景,景景壯觀。谷中溪水落差達600多米,水陡跌落差大,奔流甚急,潭深數十丈,潭瀑交錯,崖下有潭,潭上飛瀑,瀑從絕壁頂傾落,也有從懸崖石縫中噴出,有如簾似瀑的壯觀,也有如練似線的優美,把險、奇、雄、美集一峽谷之中,有中南地區第一谷之稱,是湖南省乃至全國獨有的旅游、探險、休閑度假的圣地。
公園古村古寨保存完好,具有濃郁土家族風情的吊腳樓依山就勢而建,造型精巧別致。土家族具有愛護山林古樹的生態文化傳統,村落周邊均保護了大量古樹,百年以上古樹在210株以上,其中尤以一株胸徑達1.27米,樹高27米的馬尾松古樹王讓人贊嘆不絕。而坐龍峽大峽谷出口處的大寨和小寨,其交通區位特殊,則集中體現濃郁的土家山寨生態文化和民族風情。古老的山寨、蒼勁的古樹,兩者相得益彰,為廣大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民俗文化體驗環境。
公園的“金釘子”即全球層型剖面和層型點(GSSP),是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于2008年3月批準建立,是迄今為止中國在49億年地球史上釘下的10顆“金釘子”之一,有著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深遠的科學意義,是進行地質科普旅游和地質考察游的重要基地。
近年來,上級部門先后投入七千多萬用于加強公園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確保森林公園的健康、有序發展。目前,湘西州委、州政府已把坐龍峽森林公園納入“芙蓉鎮核心景點圈”重點建設范疇,全力打造繼鳳凰之后的又一旅游勝地。
“養在深閨人未識,一展雄姿天下驚”,這個集神奇的峽谷風貌、典型的地帶性植被、古樸的土家山寨、獨具科學價值的“金釘子”景觀、濃郁的民俗風情于一體的森林公園,必將在湘西旅游中獨樹一幟,成為湖南森林旅游業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
公園內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獨特的小氣候環境孕育出植被垂直帶特征明顯、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的森林資源。在海拔落差800多米的山體間分布著不同植被類型,森林風景資源富有層次感,景觀四季變化明顯,同時,也為動植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多樣化的環境。據調查統計,園內已知野生脊椎動物27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頸長尾雉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紅腹錦雞、虎紋蛙、蛇雕、蒼鷹等21種。維管植物共有104科624屬128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有2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鐘萼木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鵝掌楸、櫸樹、金錢松等23種,是湖南植物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有“天然植物園”之稱。
公園不僅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而且自然景觀獨特。園內坐龍大峽谷長6500多米,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峽谷中有溪有潭有瀑。主要景點有:二跌飛瀑、連珠瀑布、三跌瀑布、龍口吐珠、臥龍捧蛋、一線天、臥龍潭、彩虹瀑布等各具特色的瀑布群,一步一景,景景壯觀。谷中溪水落差達600多米,水陡跌落差大,奔流甚急,潭深數十丈,潭瀑交錯,崖下有潭,潭上飛瀑,瀑從絕壁頂傾落,也有從懸崖石縫中噴出,有如簾似瀑的壯觀,也有如練似線的優美,把險、奇、雄、美集一峽谷之中,有中南地區第一谷之稱,是湖南省乃至全國獨有的旅游、探險、休閑度假的圣地。
公園古村古寨保存完好,具有濃郁土家族風情的吊腳樓依山就勢而建,造型精巧別致。土家族具有愛護山林古樹的生態文化傳統,村落周邊均保護了大量古樹,百年以上古樹在210株以上,其中尤以一株胸徑達1.27米,樹高27米的馬尾松古樹王讓人贊嘆不絕。而坐龍峽大峽谷出口處的大寨和小寨,其交通區位特殊,則集中體現濃郁的土家山寨生態文化和民族風情。古老的山寨、蒼勁的古樹,兩者相得益彰,為廣大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民俗文化體驗環境。
公園的“金釘子”即全球層型剖面和層型點(GSSP),是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于2008年3月批準建立,是迄今為止中國在49億年地球史上釘下的10顆“金釘子”之一,有著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深遠的科學意義,是進行地質科普旅游和地質考察游的重要基地。
近年來,上級部門先后投入七千多萬用于加強公園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確保森林公園的健康、有序發展。目前,湘西州委、州政府已把坐龍峽森林公園納入“芙蓉鎮核心景點圈”重點建設范疇,全力打造繼鳳凰之后的又一旅游勝地。
“養在深閨人未識,一展雄姿天下驚”,這個集神奇的峽谷風貌、典型的地帶性植被、古樸的土家山寨、獨具科學價值的“金釘子”景觀、濃郁的民俗風情于一體的森林公園,必將在湘西旅游中獨樹一幟,成為湖南森林旅游業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