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云山自然保護區

白云山自然保護區是1998年被保靖縣人民政府以保政發(1998)11號文件批準為縣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省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白云山自然保護區地處湘西自治州保靖縣的西北部,地處東經109°12′15″~109°29′40″;北緯28°37′30″~28°48′58″,東西長28.6千米,南北寬21.5千米。東與拔茅鄉相連,南與大妥鄉、毛溝鎮接壤,西與野竹坪鎮及重慶市的秀山縣交界,北與清水坪鄉毗鄰,范圍包括原白云山林場和白云山農墾場,總面積17555.0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9.98%。
白云山自然保護區地處中亞熱帶北緣部分,屬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高濕多霧、垂直差異顯著等特點。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區內年平均氣溫為10.8—14.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0.6—2.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1—25℃,≥10℃的天數180—220天,年活動積溫3000—4300℃,年無霜期239天。年均降雨量1530—1710毫米,7—9月最多達520—560毫米;降雨日210多天,年平均相對濕度84%以上,全年有霧日145天,年輻射量較低。
經多次調查考察發現,保護區共有維管束植物205科、715屬、1868種,其中蕨類植物36科、62屬、173種,裸子植物8科、15屬、19種,被子植物161科、638屬、1676種。主要植物有菊科(Cpositae)、薔科(Rosaceae)、蝶形花科。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珙桐等4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23種。另有國家重點保護的蘭科植物24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4種:境內植物有以下主要特征;(1)植物種類的豐富性(2)植物起源的古老性(3)植物區系成分復雜(4)稀有特有植物較多
經過調查統計,陸生脊椎動物保護區內已知的213種,水生脊椎動物42種,其中屬國家Ⅰ級保護的有5種,Ⅱ級保護的32種,屬于省重點保護對象的有97種,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Ⅱ、Ⅲ)名單的有37種。
由于白云山自然保護區雨量充沛,植被豐富,種類繁多等特點。森林大部分為常綠闊葉樹,加上白云山獨特的地理條件,為動植物的生存繁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因此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特別是昆蟲資源十分豐富。根據兩次森林昆蟲考察結果統計,保護區內共有昆蟲種類19目145科738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