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
http://www.aiapeng.cn/
時間:2015-12-27 11:39
信息來源: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南省漢壽縣境內,所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11°48ˊ50″—112°16ˊ40″,北緯28°49ˊ50″—29°08ˊ50″總面積30044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0.9061萬公頃,緩沖區面積0.6155萬公頃,實驗區面積1.4818萬公頃。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于1998年1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2年1月,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我國當時僅有的27塊國際重要濕地之一。2006年12月,保護區與漢壽縣湖洲管理局合并,組建為新的漢壽西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由原來的正科級升格為副處級事業單位。保護區管理局下設辦公室、計劃財務科、資源保護科、宣傳教育科、旅游管理科及蔣家嘴分局和巖汪湖分局、共有員工39人。
西洞庭湖濕地是洞庭湖濕地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認的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也是長江中下游濕地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內擁有河流、溪流、湖泊、苔草、蘆葦、沙灘、水稻田、魚池、防浪林等多種濕地生態類型。“漲水為湖、落水為洲”是其主要特征。保護區內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據調查,有維管植物87科,260屬,416種。其中蕨類植物14科、16屬、19種;裸子植物1科、2屬、2種(均為引種栽培);被子植物72科、242屬、395種,分為3個植被型組,70個群系。區內記錄到的鳥類有15目50科205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21種。魚類9目20科111種。此外,還記錄到底棲動物4目9科65種,兩棲動物1目5科13種,爬行動物3目8科20種,哺乳動物7目14科26種。
保護區以水禽、水禽棲息地以及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以阻止濕地進一步萎縮退化和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為主要目標。先后與WWF合作在青山垸開展了退田還湖、恢復濕地示范項目、濕地GEF項目、國際重要濕地保護恢復項目以及青山湖垸社區共管項目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護區建立了全省第一個濕地宣教館,開設了自己的宣傳網站,常年對鳥類、魚類、植被資源及人為活動進行監測和巡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單位開展緊密合作,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為西洞庭湖的濕地保護與科學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