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http://www.aiapeng.cn/
時間:2020-03-27 11:39
信息來源:

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岳陽市、岳陽樓區、君山區、華容縣、岳陽縣、屈原區境內,全區總面積19萬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9萬公頃,緩沖區面積3.64萬公頃,實驗區面積12.46萬公頃。保護區成立于1982年,主要保護洞庭湖濕地生態和生物資源,1992年,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是我國首批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的六大國際重要濕地之一,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建區29年來,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通過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岳陽論壇、洞庭湖濕地生態公園、洞庭湖生態保護基金等一系列的工作,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示范單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觀鳥之都”,尤其是2007年12月由五大洲14個國家參加的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岳陽論壇,發表了濕地保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洞庭湖宣言》。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有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國內外生態旅游和環境教育勝地。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得天獨厚的自然 試?物種具有古老獨特、珍稀度高的特征.經科學考察,保護區內記錄到鳥類32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白鶴、白頭鶴、白鸛、黑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7種,二級保護的有小天鵝、鴛鴦、白枕鶴、灰鶴、白額雁等38種;淡水魚類117種,其中國家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中華鱘、白鱘2種;二級保護的有鰻鱺、胭脂魚2種;野生植物和歸化植物1186種,其中水生植物近400余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有3種,二級保護的有31種.;淡水哺乳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的白暨豚和二級保護的江豚;其它水生動物68種。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濕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這里棲息的雁、鴨等水鳥達數百萬羽,是鳥類的天堂和樂園。該區域在東北亞鶴類遷徙網絡、東亞雁鴨類遷徙網絡和東亞——澳大利亞涉禽遷徙網絡等區域物種保護網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珍稀物種小白額雁、黑鸛、東方白鸛和鴻雁分別占全球越冬種群的60%、30%、20%、10%、5%以上,被譽為“世界巨大基因寶庫” 、“拯救世界瀕危物種的希望地”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