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芷江林業站“三招”激活便民新效能
(轉載自中國綠色時報)
芷江侗族自治縣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森林覆蓋率達57.24%。近年來,芷江基層林業站緊扣“便民、利民、惠民”核心,通過體系創新、服務升級、人才支撐“三招”精準發力,有效破解林農辦事堵點、發展難點,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鋪設了高效便捷的基層服務通道。
一招:織密產業網暢通林農致富渠道
針對林下經濟發展分散、市場對接不暢、林農信息閉塞的痛點,芷江以中部芷江鎮林業站為核心樞紐,構建起“一心多點、輻射全域”的產業格局。
羅舊鎮、巖橋鎮林業站作為東部紐帶,憑借區位交通優勢,成為對接外部市場的“橋頭堡”,打通產品外銷的快速通道。楠木坪鎮林業站作為南部貨倉,依托豐富林地資源,大力發展規模化林下種植,為交易市場提供穩定、優質的“大后方”貨源。新店坪鎮、土橋鎮、碧涌鎮林業站作為西部創新樣板,積極探索林藥、林菌、林蜂等復合種養新模式,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增強市場韌性。三道坑鎮林業站作為北部品牌,立足獨特生態稟賦,著力打造生態有機、道地特色的林下產品交易市場,提升附加值。
同時,每個鄉鎮均設立交易點和倉儲設施,林業站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是交易市場的管理員,更是林農的“信息員”和“導購員”,及時提供市場動態,精準對接供需,有效破解“賣難”問題。專業技術員扎根田間地頭,提供從選種到采收的全過程技術指導。信息聯絡員則廣拓渠道收集行情信息,讓林農種植“心中有數”,緊跟市場脈搏。
二招:升級服務跑出便民加速度
芷江基層林業站聚焦林農最關切的辦事繁、融資難問題,多措并舉推動服務模式數字化、多元化。
“一網通辦”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林業行政審批線上辦理,接入省級“智慧林業”平臺。林農通過手機App或鄉鎮站自助終端,即可申請辦理林木采伐許可等5項高頻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60%以上,線上辦理率提升至85%。
金融貸款解決資金難題。創新推出“林藥貸”等專屬信貸產品,針對林下經濟種植戶,提供最高300萬元信用貸款。截至2024年6月,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總額5億多元,惠及經營主體200余家,有效緩解了產業發展資金壓力。
“流動服務”暖人心。組建由技術員、信息員構成的流動服務隊15支,定期深入村寨、山頭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審批等服務,召開“院壩會”“火塘會”120余場,技術員年均下鄉120天,現場解決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難題180余個。2024年,累計上門服務450余次,辦理事項210件。
三招:人才支撐鍛造服務“生力軍”
保障便民服務可持續、高質量,關鍵在于人才。芷江基層林業站始終堅持人才創新引領,不斷增強隊伍實力。
專業引育增活力。芷江實施“編制下沉+定向培養”計劃,近3年定向培養林業院校畢業生9名,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和技能競賽,提升現有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林長+”模式促轉型。創新推行“林長+護林員+科技員+產業”協同機制,鄉鎮林業站引導120名護林員在履行生態巡護職責的同時,依托熟悉林地優勢,轉型發展為林下經濟“示范戶”,帶動周邊320戶林農增收,護林員人均年增收約3萬元。同時,每個林業站至少配備科技員1名,對示范戶和重點戶實行“技術包保”,確保項目成功率和效益。
考評激勵提效能。制定《芷江縣鄉鎮林業工作站服務效能考評辦法》,將服務滿意度、事項辦結率、投訴率等納入核心指標。考評結果與績效工資、評優評先、職級晉升直接掛鉤,2024年度群眾滿意度測評達99.8%。
如今,芷江林下經濟發展已初見成效。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5000畝,帶動就業2000余人。壯大森林康養旅游產業,建成上規模的森林康養旅游基地20余個,2024年游客量300余萬人次,年綜合收入增至15億元。
芷江基層林業工作站正以其高效、便捷、溫暖的服務,打通“兩山”轉化“最后一公里”,為繪就鄉村全面振興的壯美畫卷貢獻堅實的基層力量。


